医生说

杨正强

文章68 阅读量1178296

介绍:主任医师、主任医师

控制出血,介入医生的新使命-写在“中国出血大会”召开之际

7 18460 1年前

  昨日下午门诊,最后就诊的是来自扬州患者的几位家属。其中一位家属语带急促,叙述病情。患者现在在当地的重症监护室。几天前,因为吃药呛了一下,隔了半天,出现咳血,马上送到医院......。问她,是呕血还是咳血。她说,也不知道,只要一咳嗽,就满口,满鼻往外喷血。再问她,以前有什么病史。她说,以前是鼻咽癌,做过放疗,病情控制很好......。

  我继续看她带来的影像资料,患者在当地已经做过脑血管造影,获得明确诊断。这是一例肿瘤侵犯颅底,殃及颈内动脉,产生假性动脉瘤破裂。血是从鼻咽顶部出来的,咳嗽只是一种刺激,诱使局部出现阵发性大出血。患者已经住在当地医院重症监护室,用沙条填压后鼻腔,并且气管插管,防止出血引起窒息。而接下来,能挽救这位患者的就是介入治疗。

  家属问能否转到我们这里来?我说,最好在当地医院,当地医院介入科的吕主任有能力做这个手术,或者请吕主任邀请相关神经介入的专家一同手术,但是,家属必须充分理解和配合医生。最好的是用覆膜支架来处理,在没有做介入之前,不能撤除填压止血的沙条......。

  大出血,是临床上常见的急诊。找到出血点,用简单和快速的方法,控制住出血,就能挽救人的生命。介入医生用影像做引导,用导管做工具,能快速地到达身体内部,找到出血点,栓塞动脉,控制出血。

  止血已经成为介入医生另一个重要的使命,介入医生可以和外科医生并肩工作,相互配合,减少血液流失,救人于生命边缘。这个周末,由“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出血专业委员会”发起,湖南省人民医院承办的第一届”2018 中国出血大会”正在召开。作为发起单位之一的江苏省人民医院,介入科施海彬主任也带领20多人的医护代表团参会。“中国出血中心联盟”在此次会议上成立,全国各个地区,将成立多家出血救治中心医院,甚至辐射到边远地区。在救治外伤、重症、消化道、妇产科等各种严重、复杂的出血患者方面,提高技术支持和快速反应的医疗保障。在这场和出血的战斗中,介入医生是先锋,外科医生为主力,内科和护理团队做后援。

  血液,是生命的象征,虽能再生,但异常稀缺。控制出血已然成为介入医生的新使命。

  

  红色箭头所指之处,是颈内动脉破裂的假性动脉瘤,用覆膜支架能够封闭这个破口,且能保持颈内动脉通畅。

  

  中国出血大会的执行主席,湖南省人民医院副院长向华教授,为此次大会的顺利召开,付出巨大心力。

喜欢我就点我吧!

免责声明:本栏目文章由爱问医联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授权发布,本网站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存在侵权问题,可发邮件至tousu@mail.39.net联系本网站删除处理

作者文章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