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的手术感悟:微创手术,不一定是微风险手术,对待每一个病例,不能掉以轻心,按规范,细致的准备。同时,团队的力量是强大的,手术过程中,提醒,提建议的助手是好人,要善待!
今天的病例是一位86岁的老爷子。腰痛,不能翻身2个星期。到医院查出腰3椎体压缩性骨折,问他病史,既没摔跤,也没搬重物,就是在家拖地,似乎扭了一下,就出现腰痛,躺下去,爬起来困难,如果翻身,疼痛更加厉害。到医院核磁共振检查,提示腰3椎体新鲜骨折。这样的病情,找介入医生做"骨水泥成形",创伤小,做完介入后,疗效立竿见影,一般第二天就可以出院。图中的穿刺针是经过椎弓根,从皮肤进入到椎体,必须在透视下,正侧位多次切换,观察穿刺针是否在椎弓根里行走,因为,一不小心会伤到椎管内的脊髓和神经,会导致截瘫或神经损伤。而当针越过椎弓根,到达椎体内,手术就成功一大半了。接下来就是调制"骨水泥",初学的人,宁可稀一点,不要太稠厚。先少注射一点,停下来等一等。取一些调好的骨水泥,在体外同步观察,是否开始有拉丝现象,有拉丝现象,说明注射到椎体内的骨水泥开始要凝固了,就要抓紧时间注射剩余的骨水泥。注射骨水泥,最担心的是水泥经过静脉,回流到肺内引起肺栓塞,还有就是担心漏向椎管,导致神经的压迫。推注骨水泥的过程,必须是在X线透视下完成,一旦出现入静脉或入椎管,停止注射。这一例患者,手术比较顺利,做完手术,老爷子就可自行翻身,疼痛明显缓解,明天下午,没有特殊情况就可以出院了。
免责声明:本栏目文章由爱问医联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授权发布,本网站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存在侵权问题,可发邮件至tousu@mail.39.net联系本网站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