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副本.jpg 运动副本.jpg](/ueditor/net/upload/image/20170915/6364108142123525937893511.jpg)
俗话说:生命在于运动。那么,运动对骨盆区骨折的患者又有哪些好处呢?
骨盆区骨折损伤后,不仅可造成不同程度的骨折,其周围的韧带、肌肉等软组织也有相应的损伤,限制了正常功能的发挥。伤后或手术后及时进行适当的锻炼,有以下好处:
1.能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增加髋关节滑液的分泌、改善软骨的营养;
2.这些活动对关节周围的韧带等软组织拉伸有很大的作用,使得原来有黏连的得以松解,减少了关节的僵硬发生率;
3.运动带来的肌肉组织纤维的增粗,萎缩的肌肉会变得肥大,肌力和耐力逐渐恢复到正常;
4.减少骨的脱钙等废用性萎缩发生,脱钙就是指骨折患者进行X片复查时,经常会在报告上看到诸如有骨质疏松之类的专业术语。
建议伤者不仅需要骨科医生的治疗,还需要寻求康复医学科的康复介入,在康复医学科专业人员的指导下,通过合适有效的康复治疗和训练,提高骨科手术疗效,加快机体的功能康复,顺利回归社会。
康复锻炼根据作用力的不同分为四种方式:
1.被动活动:就是病人完全不用力,依靠医生和器械的外力进行活动,已经证明不会引起新的损伤;
2.主动活动:完全依靠患者自己的肌肉舒缩来完成,关节进行各方向的自主运动,也是临床上应用最为广泛的运动疗法,对早期或轻度的髋关节挛缩效果较好。
3.助力活动:通过患者本人或其他人的帮助施力,兼有主动和被动活动。
4.抗阻活动:是一种主动活动,肌肉组织需要抵抗外力进行舒缩,它能增强骨盆区的肌肉肌力和耐力。
通常情况下,康复锻炼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早期的被动活动逐渐过渡到助力活动,中期开始主动活动,最后“升级”为抗阻活动。无论是活动强度还是活动量,都有一个进阶的过程。
其实,康复锻炼除了运动疗法外,还有物理疗法,即理疗。包括了电疗、频谱、光疗(红外线、激光等等)、超声波和磁疗等方法。只要伤口完全愈合,还可局部热敷,改善局部的血运。热敷可以说是一种热疗的方法,也可以算是理疗的范畴。
另外,患者可以辅助中医治疗,对骨折后的康复也有一定帮助。祖国的传统医学对骨折患者的康复也有显著的疗效。骨折后除了需要骨科、康复医学科医生护士的帮助,建议还可以寻求中医伤科的帮助,伤科医生会根据患者伤情采用中医中药,让患者在家薰洗,对患者的消肿消炎亦有着很好的效果。
骨折后的康复分为三个阶段:早期、中期和晚期,每个阶段的康复都有不同的要求。
早期康复:患者手术后,通常是在伤后的2周内,即所谓的早期康复。这个时期的首要任务就是要促进下肢的血液循环、消除肿胀。
骨盆区手术后第二天,医生就会要求患者舒缩双下肢的肌肉,有些患者就会有这样的担心和顾虑:是不是活动太早?会影响骨折的固定吗?会疼吗?
在这个阶段当然不能像正常人一样大幅度、大范围的活动。经过大腿和小腿的肌肉舒张和收缩,关节并没有伸直和弯曲活动,也就是专业上所说的肌肉等长收缩。通过肌肉的舒缩,下肢的血循环加速了,静脉回流也快了,肿胀的发生减少,原有的肿胀也开始消退。
经过短暂的几天,疼痛减轻后,下肢的各关节就要有适当的屈曲和伸直活动。此时,手术医生会根据术中骨折固定和软组织的情况,告知病人髋、膝关节在一定范围的活动。例如,髋臼骨折经后方切口的手术,需要从诸如梨状肌等小的外旋肌肉止点切断后才能显露,多数情况下还会切开关节囊,手术结束时再予缝合。一般认为,软组织的修复至少需要2周,所以,这类后入路的患者,术后2周内不建议髋关节内旋,屈曲不超过90度,否则,缝合部位的软组织会撕断。
手术几天后,如果没有特殊的情况,如伤口干燥、对合良好,无发烧等问题,患者可回家休养。康复锻炼就需要在家里完成,这个时候就要求家属学会一些康复方法,帮助患者完成被动活动及助力活动。
中期康复:手术2周后至骨折的临床愈合,骨盆区骨折的愈合时间大约在6~12周,这阶段称之为康复的中期。
在这几周内,疼痛和肿胀会逐渐减轻和消失,从被动活动要转到主动活动,以减少关节黏连、防止肌肉萎缩和促进骨折愈合为主要目的。如果骨折固定牢固,6周后,可行有限的负重训练,逐步过渡到正常的负重。
后期康复:是指骨折临床愈合后的锻炼,以恢复关节的活动、增加肌力为主要目的。
髋、膝关节的活动可以加大锻炼的强度,以较长时间的行走可锻炼下肢的肌力,下蹲活动可同时锻炼下肢的关节。如果有必要,可辅以理疗、按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