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说

刘嵘

文章4 阅读量160702

介绍:医师、医师

打响宝宝牙齿保卫战 1-3岁护牙6宝典

4 37502 1年前

  随着我们宝宝的长大,牙齿萌出数目越来越多,饮食结构越来越复杂,如果宝妈们疏于护理,牙齿问题会逐渐显露出来,有的甚至出现严重的龋坏、疼痛,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和宝妈们意识的增强,这个年龄段来就诊的宝宝越来越多,临床中发现,很多来就诊的宝妈知道宝宝牙齿的重要性,但却不知道正确的护理方法,无的放矢,最终无功而返。1-3岁的宝宝,智力发展迅速,个性逐渐形成,所以宝妈们有责任在这一时期和宝宝一起建立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孩子-男-刷牙-牙齿_7097917_xl.jpg

  一:警惕“奶瓶龋”

  奶瓶龋也叫喂养龋,顾名思义,是指不良的喂养习惯导致的龋齿。

  宝妈们是不是开始忐忑了,什么样的喂养习惯是不良的呢?比如:睡前喝奶后不刷牙、含着奶瓶睡觉、有牙齿之后进食夜奶、延长母乳或奶瓶喂养时间、用奶瓶进食含糖饮料等。宝宝在睡眠时,口、唇、舌头都处于静止状态,不会有摩擦作用清洁牙齿,唾液分泌也大大减少,冲刷作用微乎其微,如果在夜间吃奶后没有及时清洁牙齿,奶渍长时间的停留在牙齿表面,便成为细菌繁殖的营养基,代谢后产生大量的酸来腐蚀牙齿,最终导致蛀牙。

  所以,牙医建议在宝宝萌出第一颗牙齿后,就尽量减少夜奶次数,然后循序渐进最终戒掉夜奶,对很多宝妈来说,这个过程可能有些困难,再加上家里老一辈爷爷奶奶的阻力,实施起来需要勇气,不过一想到宝宝可能会龋齿,是不是又会坚持下去了?

  二: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这个阶段的宝宝饮食特点主要是“细、软、甜、黏”,食物残渣很容易黏在牙齿表面,建议在宝宝大牙长出之后,适当添加一些粗糙的、富含纤维质的食物,增加对牙齿的摩擦、机械清洁作用。

  教育宝宝养成良好的咀嚼习惯,不要长时间含着食物不吞咽,即“含饭”,时间久了,牙齿侧面很容易龋坏。

  宝妈们都知道糖会蛀牙,那么让宝宝不吃糖好像过于残忍,童年的乐趣似乎也被剥夺不少,所以吃糖也有学问,尽量在进食正餐之前吃糖,不要在两餐之间频繁进食糖果和甜点心,保证牙齿有充足的休息时间,餐后漱口。

  三:牙齿清洁做到位

  之前有提醒宝妈们,在宝宝长牙后就需要帮宝宝刷牙,2岁以后,好多宝宝善于模仿,喜欢自己刷牙,但宝宝手指灵活性还很差,仅靠自己是不能彻底清洁牙面的,所以宝妈们在保护宝宝积极性的同时,还要重新帮宝宝清洁,选用刷头小、刷毛软和刷柄圆钝的牙刷帮助宝宝早晚刷牙,比较有效的刷牙方法是巴氏刷牙法,可参考网络视频和教程。

  牙膏的选用可根据具体情况来定,不会吐水时,可先不用牙膏或者可吞咽牙膏,如果宝宝属于患龋高风险人群(医生可评估),3岁以下可用米粒大小的含氟牙膏。

  四:牙线使用不容忽视

  一般通过刷牙只能清洁牙齿暴露部位,对一些隐蔽部位,即两颗牙齿相接触的部位,由于位置隐蔽,牙刷的刷毛不能很好地进入,即使我们非常仔细地刷牙,也不能清洁这些部位,导致这些部位成为卫生“死角”,所以保持牙齿邻面卫生的最好方法就是使用牙线,有的妈妈不会使用牙线,可以先从牙线棒开始过渡。一般只要有相邻的两颗牙萌出,就可使用牙线,一天一次。

  五:定期看牙医

  宝宝一岁之后应该每半年看一次牙医,检查宝宝有无龋齿,请医生评估宝宝牙齿发育、牙列和咬合状况,详细了解口腔和牙齿的护理清洁方法。

  定期口腔检查的另一个好处是让宝宝慢慢熟悉和适应牙科环境,与牙医近距离接触沟通,减少日后牙科就诊时的恐惧心理。

  六:提防乳牙外伤

  宝宝乳牙外伤多发生在1-2岁,因为这个时期宝宝刚开始学走路,运动能力和自我保护都在发育阶段,很容易摔倒或撞在物体上造成牙外伤,宝妈们和监护人需要小心。

  保护乳牙健康,爸妈责任重大,虽然劳神费心,但为了宝宝能大口吃肉,自信大笑,现在就行动起来吧,不要让牙齿健康输在“起跑线”上,从爱护乳牙开始!

喜欢我就点我吧!

作者文章推荐更多>
频道文章推荐更多>

潘石蕾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妇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