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说

张宏征

文章13 阅读量1092688

介绍:主任医师、副教授、副主任

你懂正确选用感冒药吗?

93100 1年前

  普通感冒( common cold)是最常见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但普通感冒并不“普通”,据国内外资料显示,普通感冒可造成严重的社会和经济负担,并可产生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威胁患者生命而致死。为进一步提高我国普通感冒的临床诊治水平,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和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共同组织有关专家进行了认真讨论,参考国内外有关普通感冒诊治的共识和指导意见以及相关文献,起草了本共识,以规范普通感冒的诊治,指导正确合理用药,从而提高普通感冒的诊治水平,降低医疗成本。

药片-胶囊-药品-片剂_9365043_xxl.jpg

  流行病学

  普通感冒大部分是由病毒引起的,鼻病毒是引起普通感冒最常见的病原体,其他病毒包括冠状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

  成人每年患普通感冒平均2~6次,儿童平均6~8次。

  临床特征

  (详见《中华内科杂志》 2012年04期)

  治疗原则

  ※由于感冒目前尚无特效的抗病毒药物,故以对症治疗为主。

  ※首选口服药物,避免无根据的盲目静脉补液。

  ※感冒用药多为复方制剂,选用一种即可,不要同时服用两种感冒药,以免药物重叠过量。

  ※用药不应超过7天,7天未好转或痊愈,需及时医院就诊。

  ※不建议使用抗生素。

  ※不建议使用抗病毒药物(请对比表1用药成分)。

  临床常用的药物种类如下(表1):

  伪麻黄碱和氯苯那敏组合推荐用于治疗早期仅有鼻部卡他症状的感冒的治疗。

  当在卡他症状基础上出现咳嗽、全身酸痛、发热等症状,建议服用含镇咳成分和解热镇痛成分的感冒药。

1 常见感冒复方制剂成分(建议横屏观看

药品名称

解热镇痛

缩血管

镇咳

抗组胺

抗病毒

其他

惠菲宁

-

伪麻黄碱

右美沙芬

氯苯那敏

-


泰诺感冒片

对乙酰氨基酚

伪麻黄碱

右美沙芬

氯苯那敏



新康泰克(蓝装)

-

伪麻黄碱

-

氯苯那敏

-

只针对卡他

新康泰克(红装)

对乙酰氨基酚

伪麻黄碱

右美沙芬

氯苯那敏

-

-

百服咛(日)

对乙酰氨基酚

伪麻黄碱

右美沙芬

-

-

-

百服咛(夜)

对乙酰氨基酚

伪麻黄碱

右美沙芬

氯苯那敏

-

-

白加黑(

对乙酰氨基酚

伪麻黄碱

右美沙芬

-

-

-

白加黑(黑)

对乙酰氨基酚

伪麻黄碱

右美沙芬

苯海拉明

-

-

感冒通

双氯芬酸

-

-

氯苯那敏

-

人工牛黄

感康片

对乙酰氨基酚

-

-

-

金刚烷胺

咖啡因;

人工牛黄

快克

对乙酰氨基酚

-

-

氯苯那敏

金刚烷胺

咖啡因;

人工牛黄

速效伤风胶囊

对乙酰氨基酚

-

-

氯苯那敏

-

咖啡因;

人工牛黄

新速效伤风胶囊

对乙酰氨基酚

-

-

氯苯那敏

金刚烷胺

咖啡因;

人工牛黄

APC

阿司匹林;

非那西丁

-

-


-

咖啡因

注:表中所列复方制剂均未含祛痰成分

  感冒复方制剂各成分功能如下:

  1.解热镇痛药:主要针对普通感冒患者的发热、咽痛和全身酸痛等症状。该类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

  对乙酰氨基酚是其中较为常用的药物,但应注意对乙酰氨基酚超量使用可能造成肝损伤甚至肝坏死。有报道,布洛芬可增加感染的严重性。

  2.减充血剂:

  伪麻黄碱能选择性收缩上呼吸道血管,缓解鼻黏膜水肿,鼻塞流涕等。除口服外还可滴鼻或喷鼻,但一般连续使用不宜超过7天。

  3.镇咳药:包括中枢性(可待因、右美沙芬)和周围性镇咳药(那可丁、苯丙哌林),目前感冒复方制剂主要含中枢性镇咳药:右美沙芬。

  4.抗组胺药:该类药物具有抗过敏作用,鼻部喷剂全身不良反应少。

  第一代抗组胺药:马来酸氯苯那敏和苯海拉明等,具有穿过血脑屏障、渗透人中枢神经细胞与组胺受体结合的能力,因其具有抗胆碱作用,有助于减少分泌物、减轻咳嗽症状,因此推荐其为普通感冒的首选药物(驾驶或高空作业者慎用)。

  第二代抗组胺药:开瑞坦(氯雷他定),具有非嗜睡、非镇静的优点,但因其无抗胆碱的作用,故不能镇咳。

  5.祛痰药:

  祛痰治疗可提高咳嗽对气道分泌物的清除率。常用祛痰药包括愈创木酚甘油醚、氨溴索(沐舒坦)、溴乙新、乙酰半胱氨酸、羧甲司坦等;其中愈创木酚甘油醚是常用组成。

喜欢我就点我吧!

作者文章推荐更多>

第606期听见未来,从预防开始 活动已过期

第606期

听见未来,从预防开始

在线时间:

2018年02月27日15:00-16:00

频道文章推荐更多>

李永贺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五官科_耳鼻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