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说

周鑫

文章210 阅读量11669

小儿厌食症的多种原因

334 1年前

  挑疳积,这个名词也许很多新手爸妈都不了解。它是中医里治疗孩子厌食、挑食、营养不良的的一种针灸疗法,称之为刺四缝。现代小儿因饮食结构的不同,人工喂养的多为奶粉,煎炒油炸食之偏多,不爱吃蔬菜类,且患病每用西医维生素与抗生素。因此,小儿脾胃受损、慢性消化功能紊乱,厌食症呈逐年上升趋势。气液耗伤,患疳积症的小儿也大面积的增多。

  常见疳症的类型有:脾疳、干疳、哺乳疳、蛔疳。是以面黄肌瘦、肚大坚硬、青筋暴露、皮毛憔悴、目无精光为特征的一种病症。常见于营养不良、消化不良及寄生虫病。如果脾病传入他脏者,又称为五疳。证治规律由寒暄失和、湿热积滞、湿热虫积、内损成劳等原因。

  案例一:张某,8岁。脉细数,舌淡有裂纹苔白腻,吃肉,不喜欢蔬菜,反复性口腔溃疡。伴有小儿抽动症(眼不时抽动)。挑疳积十手指。用毫针快刺不留针,刺破后用手挤出黄水和淡血水。处方:辛夷花10克,苍耳子10克,玄参15克,板蓝根20克,山豆根10克,半夏12克,木瓜15克,伸筋草15克,钩藤15克,全蝎6克,黄连6克,白附子10克,菊花12克,焦三仙15克,鸡内金10克,陈皮10克,蜈蚣1条,21剂水煎服日一剂日服二次,饭前服。复诊:脉弘数,舌淡苔稀白,眼抽动已消除,面色好转,体重上升,大便三天一次,小便少。处方:黄芪15克,太子参15克,茯苓15克,白术15克,炙甘草10克,白芍12克,陈皮12克,法半夏12克,石菖蒲15克,天麻12克,钩藤20克,龙骨20克先煎,神曲15克,麦芽15克,15剂水煎服日一剂日服二次,饭前服。15日后打电话告知病情已好,不挑食,每天按时吃饭。

  案例二:黄某,3岁。舌淡紫苔薄,舌尖有红紫斑点隐于舌面。形瘦,食欲不振,体重身高不标准,睡眠不稳,盗汗,晚上易醒易哭。肝脾之火。处方:使君子30克,广陈皮15克,胡黄连3克,山楂12克,砂仁6克,白术15克,茯苓15克, 白芍10克, 厚朴10克,炙鸡内金6克。方中以白术、茯苓健脾,陈皮、砂仁、厚朴理气,使君子、山楂、炙鸡内金消积,胡黄连清热,白芍缓肝止痛。全方有消积理气、健脾柔肝之功,对疳劳有积者甚宜。

  古中医家叶天士在《幼科要略》中说:“治法初用清热和中分利,次则疏补佐运”“肚膨泄泻”,头热,手足心热,形体日瘦,或烦渴善食,渐成五疳积聚,当审体之强弱、病之新久。有余者当疏胃清热;食入、粪色白、或不化,当健脾佐消导清热;若湿热内郁、虫积腹痛,导滞驱虫微下之,缓解用肥儿丸之属。”

  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载有:"拈取其脊骳,深取痛引之,从龟尾至顶上止,未愈更为之。适用于小儿积滞、疳证、腹泻、便秘等消化道疾病。未捏之前,先用手掌在其背上循捏脊部位轻轻由上而下,由下至上按摩数遍。操作方法有两种:一种叫指捏法,即术者分别以双手食指指甲分别紧靠患者脊柱两侧,手握成空拳状,用食指中节挠侧缘顶住皮肤,拇指罗纹面与食指中节用力捏拿住脊上皮肤,边捏边向上缓缓推进;另一种叫三指捏法,即术者用其双手的拇、食、中三指撮捏背上皮肤向上推进,从脊骨尾端龟尾穴开始,沿脊柱向上至大推穴处为一遍。在操作时,每捻动三次,向上提一次,称为捏三提一法。一般每次可捏3~5次,每天或隔天1次,6次为1个疗程,慢性病在治疗一疗程后,稍事休息,再进行第二疗程。捏脊法有调整阴阳、健脾和胃、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改善脏腑功能的功效。

  这是古人传承下内服与外用的方法。安全且有疗效。小儿虽童真,但久延疳劳。治疗小儿厌食、疳积一定要掌握小儿体质之虚与瘀积之虚实,从整体观念出发,通瘀时不忘其虚,补虚时不忘治其瘀。清热时莫忘其阳,温脾时莫忘其阴是为要点。用对证之药一二味以攻病,佐以补药,是为全局兼备法。

喜欢我就点我吧!

作者文章推荐更多>
频道文章推荐更多>

胡世云

广东省中医院 心血管病专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