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说

邓聪

文章37 阅读量1335878

介绍:主任中医师

二陈汤止咳化痰和胃,历代医家都爱用!

86 7298 1年前

  方歌:二陈汤用半夏陈,益以茯苓甘草成,理气和中兼燥湿,一切痰饮此方珍。

  来源

  二陈汤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据《局方》记载:“二陈汤治痰饮为患,或呕吐恶心,或头眩心悸,或中脘不快,或发为寒热,或因食生冷,脾胃不和。”

  二陈汤具有燥湿化痰,理气和中的功效,主治痰饮,咳嗽痰多、胸膈胀满、恶心呕吐、头眩心悸等症。本方为化痰和胃的常用方,是治疗痰饮病的基础方,广为历代医家所采用。现代实验研究亦表明此方具有祛痰、镇咳、降血脂、降血糖、延缓衰老等药理作用。

  为何方名叫“二陈汤”呢?这是因为方中两味主药:半夏、橘红,以陈久为良,越陈、越久,越不怕药性太燥、太散,故以“二陈”之名。

  组成方解

  二陈汤药性平和,药味虽少,但配伍严谨,共奏燥湿化痰,理气和中之效。

  二陈汤由半夏,橘红,茯苓,炙甘草、生姜、乌梅组成,为治疗湿痰的主方。方中以半夏为君,取其辛温性燥,善能燥湿化痰,且可降逆和胃止呕。以橘红为臣,理气燥湿,芳香醒脾,使气顺而痰消。“脾无留湿不生痰,脾为生痰之源”,故佐以茯苓健脾渗湿,使湿去脾旺,痰无由生;生姜降逆化饮,即可制半夏之毒,且能助半夏、橘红行气消痰;用少许乌梅收敛肺气,与半夏相伍,有散有收,相反相成,使祛痰而不伤正。使以甘草调和诸药,兼可润肺和中,甘草与乌梅同用酸甘化阴,又可监制半夏、橘红燥散之性。

  功用特点

  《医方集解》说:“治痰通用二陈”。二陈汤主治一切痰饮为病,临床以二陈汤为基础化载用于治疗各种痰症,在内、外、妇、儿、耳鼻喉科等很多病症中广为应用。

  痰分为有形、无形两类,所谓有形之痰是指视之可见,触之可及或听之有声的粘稠的病理产物;无形之痰是看不见、触不到、听不见的致病物质。有形之痰为液态的,无形之痰是无形有质的气态。《丹溪心法》讲:“痰随气行,无处不到”。可见不论有形之痰,无形之痰均可与气同行同流,广泛凝聚,留伏在各个组织器官,变化多端,产生各种病症。而二陈汤就是治疗痰病的基础方。二陈汤主症:咳嗽痰多,恶心呕吐,胸膈痞满,头眩心悸。在解释其主症时,《医方集解》说:“脾虚不能健运则生痰饮,稠者为痰,稀者为饮,水湿其本也,得火则结为痰,随气升降,在肺则咳,在胃则呕,在头则眩,在心则悸,在背则冷,在胁则胀,其变不可胜穷也。”故一切痰饮为病均可使用二陈汤为基础。

  加减方

  对于二陈汤的临床运用,历代医家均有发挥。如本方加枳实、竹茹名温胆汤,主治脾胃不和,痰热为患之眩晕、呕吐、心悸、嘈杂、不眠等症;本方加枳实、胆星名导痰汤,主治风痰上扰之眩晕、胸痞、胁肋胀满、呕吐、嗳气等症;本方加白术、天麻名半夏白术天麻汤,主治风痰上扰之头痛眩晕、呕吐、烦闷、恶风、脘痞、身重等症。

  注意事项

  二陈汤用橘红非陈皮

  橘红与橘皮(陈皮)均来源于芸香科植物橘的果皮,但却是两味药。元代王好古云:“橘皮以色红日久者为佳,故曰红皮、陈皮。去白者曰橘红也。”经炮制去白的外果皮称为橘红,不去白者为橘皮或称陈皮,为两种不同的品名。元代李杲说:“留白(橘皮/陈皮)则补脾胃,去白(橘红)则理肺气”

  简单而言,橘皮又称陈皮,为芸香科植物橘的果皮,在炮制应用上,橘皮有去白(内果皮)与不去白之别,其中去白称橘红,不去白称橘皮。

  二陈汤的橘红不是化橘红

  橘红指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外层果皮。而化橘红为芸香科植物柚的果皮。习惯上分别把橘红称为橘类橘红,而化橘红称为柚类橘红。

  橘红:性温力缓而走上,长于理气健脾、燥湿化痰,可用以脾胃气滞的胸膈胀满,食积伤酒,又可治疗痰湿壅肺的胸膈满闷,喘满痰多。

  化橘红:性温燥,燥湿化痰之功强于橘红,而行气健脾之力不及橘红。临床上多用于痰浊咳嗽,痰多色白和痰粘难咳。

喜欢我就点我吧!

作者文章推荐更多>
频道文章推荐更多>

胡世云

广东省中医院 心血管病专科